医院为病人检查眼疾。张少虎摄

早上6点,斐济苏瓦港一片宁静,海天交接处,一轮朝阳冉冉升起。沐浴着霞光,靠泊在此开展医疗服务的医院船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伴随起床号醒来,眼科医生李刚一边洗漱,一边在脑中飞速地计划当天的工作安排:探视昨晚刚刚完成白内障摘除手术的病人汤尼、医院定点医疗……靠苏瓦港5天来,李刚已经完成了近人次门诊,并主刀了8例手术,帮助4名白内障患者恢复了视力,被恢复视力的病人亲切称为“光明使者”。

6点30分,李刚走进ICU病房,看望汤尼并了解其术后恢复情况。病床边淡淡的扶桑花香沁人心脾,“扶桑花是斐济国花,被斐济人视为美好的象征,代表着光明和吉祥,汤尼把它摆放在这里,是祝福自己,也是感谢我让他重获光明。”

7点整,清点完前出接诊所需医疗器械和药品之后,李刚走进水兵餐厅开始早餐。三个馒头两碗稀饭,当记者惊讶于他的饭量时,李刚反过来叮嘱:“早饭尽量多吃一点,前出接诊时病人总量很大,错过午饭饭点,甚至没时间吃午饭的情况,我们经常碰到。”

7点50分,经过近20分钟的车程,李刚所在的前出医疗分队抵达苏瓦瓦乐乐屋医疗中心。看到中国军医乘坐的大巴车缓缓驶来,已经排到大门外的病人队伍开始蠕动,很快让出一条行车道。待汽车停稳后,一些病人还主动上前帮助搬卸药品和医疗器械。

接诊、检查、治疗……为了节省时间看更多的病人,李刚一上午没敢喝水,害怕上厕所耽误时间。李刚说,这是自己年在汶川抗震救灾时练出的“硬功夫”,可以连续6小时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开展医疗服务“连轴转”。

下午2点,在当地志愿者的催促下,李刚暂停了接诊病人,花15分钟时间解决了午饭——一份盒饭和半瓶矿泉水。“患者求医心切的神情容易让人忘了饥饿和疲惫。”李刚说,在游客的眼中,“斐济时光”美在风景,但对于自己,“斐济时光”美在患者满意的笑容。

吃完午饭,不做休息,李刚又开始了忙碌。3个小时后,完成78名病患诊治的李刚结束了当天的前出门诊,带着需要手术治疗的2名医院船主平台。

经过AB超等多项术前检查后,晚上8点30分,医院船领导的授权下,开始为今天前出接诊时收治的病人阿普杜拉·莎纳德进行白内障摘除手术。“病人患眼疾多年,医院求诊未果,听说和平方舟来了,前来医治的意愿很坚决,也特别信任我们的医疗技术。”

一个小时四十分钟,李刚完成了对莎纳德的白内障摘除手术。躺在手术台上,得知手术很顺利,莎纳德激动地抱住了李刚,“vinaka(感谢)!”朴实的病人没有太多的语言,抱着李刚的双手却越来越紧。

李刚(右)正在为病人手术。张少虎摄

完成第一台手术后,喝了杯咖啡提提神,李刚再次走进手术室,为今天的第二台手术忙碌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11点48分,李刚终于忙完了一天的医疗工作。算算时差,正是远在北京的女儿写完作业准备睡觉的时候。拿出电话,李刚拨通了那个再熟悉不过的号码,和女儿聊起了扶桑花,说起了自己在苏瓦度过的又一个“斐济时光”……

(中国海军网斐济苏瓦港8月27日电)

赞赏

长按







































鐢叉哀鑻勫暥鐗?
鍖椾含鐧界櫆椋庢不鐤椾竴鑸灏戦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sanghuae.com/fshpzff/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