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个人经历过几次相亲活动,我妈一直跟我讲单亲家庭的不行,别让我找单亲家庭的。我觉得单亲家庭的没什么不好的,为什么就不行呢?我问了周遭的朋友,他们也觉得单亲家庭是扣分项。为什么呢?(对方没有孩子,而是对方的父母少一人)

回答:

人们避免与单亲出身的孩子组建家庭,是一种朴素的规避家庭风险的手段。因为不可否认,很大一部分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良性的亲密关系范本,没能建立起好的亲密模式,或多或少会带着上一辈的问题走入自己的婚姻。普罗大众并不懂心理学,不想明白那么多为什么,他们只知道用最简单的方法去规避风险,那就是单亲的不要。当然,这绝不是说单亲家庭的孩子就一定会婚姻不幸,因为概率这东西,落实到个体身上,基本就算不得准。为数不少的单亲孩子会竭力避免重复自己父母的问题(如家暴、酗酒等)。很多孩子在童年时深刻体会过家庭暴力,在自己的婚姻中往往也会极度的厌恶暴力。但是,有时事并不如人所愿。一部分单亲孩子明知道不对还是会照搬爹妈,而另一部分单亲家庭的孩子会存在矫枉过正的现象。

例如,在家暴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可能会尽一切办法避免与自己的伴侣冲突。正常的争执或吵架,在他们看来都是不可发生的,因为这可能会触发他们关于父母争吵的可怕回忆。一旦与自己的伴侣吵架,他们可能会不可抑制地认定,这一段关系已经不可收拾,最终注定会发展成他们父母那个样子。他们可能会陷入很深的悲观情绪中,无法再对另一半恢复信心。或者,他们会用冷暴力来取代正常的冲突,一旦快要吵架了,就完全不理对方,以此来逃避可能的冲突场面。这就是过往经历在单亲孩子身上可能出现的“矫枉过正”。(其实,一切家庭不睦的情景,都会影响孩子在未来遇到同等情况时的应对策略,并不应该仅限于单亲。)又但是,事情往往都有两面性。单亲孩子对于家庭的理解,是幸福家庭的孩子所不能想象之深刻。他们对婚姻、爱情的思考和求索,从很小的年龄就开始了,在心智成熟方面,他们大概率领先于和平家庭的小孩。深植于他们内心的对温暖家庭的向往,是促使他们不懈努力的动力。以我个人的经验,在单亲孩子身上,有时会发现一种“代偿效益”,即他们的独立程度、思考深度、精神世界的丰富程度都会有一定概率较一般孩子更高一些。好比一根血管被堵住,周边的小血管便会加速发展,弥补这根血管的功用一样,单亲孩子为了获得内心世界的平衡,常常会发展出十分丰富鲜明的个性。童年的经历,使得他们失去一部分来自家庭的支持,但作为补偿,他们往往会发展出更多自娱自乐的方面,来支撑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兴趣。许多单亲孩子会有更强的使命感,因为要加倍补偿自己的父亲\母亲,因此会更有事业心,也有一些人会更深刻地思考自己,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家庭并不是唯一的塑造性格的地方,如果单亲家庭的孩子能在自己的人生中,逐渐形成正确的婚恋观念,那么他们便和一般家庭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还是那句话,一切看人。过往的经历,是劫难,还是宝藏,全看拥有它的人,怎么想。

心理咨询师陈诺写于年11月23日

心理治疗

从自我厌恶到心存感激

一个关于假期的故事

心理治疗:太阳和风的比赛

神经症人格的恋爱心理:我逼你走,却希望你留

屈从型人格:爱是活着的唯一目的(上)

屈从型人格:爱是活着的唯一目的(下)

攻击型人格:对权力财富的病态需求(上)

攻击型人格:对权力财富的病态需求(下)

知乎问答

为什么很多人即使完全没有意义,也会不由自主打开电脑玩游戏?

如何对抗内心无处不在的疲惫感?

人的本质是什么?

读不下经典名著,怎么办?

孩子遇险后无恙,家长明知不对却控制不住要揍他?

妻子是单亲家庭的养女,对养育孩子会有影响吗?

岁女人跟37岁离异大叔在一起能走下去吗?

心理咨询师能否看透一个人的问题和命运?如何干涉和改变?

怎样降低或完全摆脱原生家庭对自己的负面影响?

为什么一直追求的人终于喜欢我了,我却感到恶心?

总是无法集中精力做想做的事,总觉得受打扰,怎么办?

父亲暴躁颓废,终日抱怨,影响全家,我们该怎么办?

心理影评

阿凡达:新世界的神还是旧世界的逃兵

《扶桑花女孩》:专注的力量能驱散恐惧

小说连载

老一辈人的非典型性婚姻(一)

老一辈人的非典型性婚姻(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sanghuae.com/fshpzff/7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