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知道我幸福吗奢侈的幸福不
文 摄影抱抱妈妈 采访者 抱抱爸爸,39岁,自由摄影师抱抱妈妈,魔法年龄33岁,国际儿童之家创始人抱抱,头发有点长的男孩,9岁日本第五年,冲绳第四年 ◆◆◆ 七年之后,命运又把我带回日本,好像走了一圈之后又回归到原点,只不过这次一同来的不再是一个人,而是抱抱一家。 M:是什么让你选择来日本?故事说来听听。从小我就不是特别安稳、招人喜欢的孩子,但还是规规矩矩上了大学,毕业后认真做了三年的体制内的高中教师。现在我也觉得教师是非常有趣也有意义的职业,很容易找到成就感,但是20岁出头那个时候,觉得一下子就看到30年后的自己,那种感觉超越了我的底线,稳定体面舒适的工作再也不能作为借口,于是离开体制,学习美术,做室内设计,讲师,再到日本留学,跨度非常大,之间也没有什么连接点。现在想来,简单这几个字就一段人生,是我的任性,其实给家人还是带来情感的伤害,也是我一直纠结的地方。回国后创立国际儿童之家,然后在那里和抱抱和孩子们和馆里的老师一起度过了非常愉快的日子。到抱抱3岁时,我开始意识到,除非有一所和国际儿童之家一样理念的小学可以继续他的自由成长,否则,这几年的童年时光反而会对他未来的小学生活有负面影响。不是我低估孩子的力量,是因为在国际儿童之家看到了太多这样的先例。我可以选择的,一是尝试做homeschool,但是当时天津还没有这么成熟的理念和体系。再一个选择,就是再一次离开,带着抱抱,去一个可能更适合我们的地方。后来很多人都会说我们是为了孩子的教育才会选择出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里面有很多是我们的因素,都冠之以孩子的名义太不公平,对他也是压力。但是承认是为了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也想换一种生活方式,会听上去非常不负责任。对家人,对各自的事业,身边的朋友,因为完全是抛开现有的一切从零开始,和我年轻时出国读书又是完全不一样的境地。所以访谈一开始我就自我检讨了,我可能天生就是那种要逃离的个性。因此一直要为这种逃离背负情感的愧疚。最初选择的是北欧,申请了公司,签了各种手续,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对华移民政策由最初的清晰变得扑朔迷离起来。那里实在是一个太过寒冷而遥远的国度,即使童话的色彩也冲淡不掉对于未来的迷茫,再加之小语种的艰难,终于放弃。于是七年之后,命运又把我带回日本,好像走了一圈之后又回归到原点,只不过这次一同来的不再是一个人,而是抱抱一家。 M:既然回到日本,为什么不在本岛的城市而会选择冲绳?我们来日本第一年住在东京。比起留学时的大阪,东京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城市,现代文明的流光溢彩和传统文化的极端反差与共存,还有人性化的城市设计与丰富的公共资源,谦和偏冷的东京人,所有这些都对我形成诱惑。在东京的一年,抱抱延续着自由时光的同时,接收了大量的新鲜元素。我们住在新宿御苑附近,却申请了需要坐很远的地铁才能到的迪士尼、乐高和未来科技馆的年卡。所以抱抱对于地铁线路的热情和天赋,应该是那个时候撒下的种子。对于我们全家,这一年都是快乐的值得回忆的一年,抱抱还没有上学,父子情深,每每很晚从迪士尼回来,爸爸总是背着熟睡的抱抱走很远很远。但是我心里很清楚,这并不是我要的生活。抱抱依然生活在大城市,我们也依然住在混凝土的高层公寓中。异域的现代文明并不能让我感受到生命的踏实和重量。我到底在寻找什么,在那个时候,是完全不知道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是冲绳选择了我,我只是误打误撞,才暮然回首,原来在世界那个小小的角落,还有这样一片土地,可以放置一段生命时光。 ◆◆◆ 自然带给内心的安宁和满足,是类似于信仰一般的力量,我在慢慢靠近它,很美好。 M:远离市区,每天生活在海岛,你们是怎样一个状态?会不会枯燥无味。它给你们生活带来什么改变?我们的家是一栋带院子的2层小楼,就是那种很有代表性的日本民居。但是特别值得骄傲的是,我们的院子里有一棵樱花树,一棵桑椹树,还有一棵现在也叫不出名的好大的树,夏天会聚集几十只蝉,临近的孩子们慢慢地都是不请自来,拿着网和木棍与蝉对决。如果正赶上夏季桑椹熟了,也都会怯怯地问我採来当零食吃。所以我总也等不到桑椹全部变紫熟透,鸟儿也会来抢,好在我家这颗桑椹树每年结三季果实。也不施肥不浇水,就是大自然的馈赠,泥土的力量,我每次抚摸叶子和树干,那种感觉特别神奇,我也喜欢触摸泥土的感觉,会让我有特别踏实美好的高峰体验,而且是持续的,我很痴迷这种状态。今年年初,我开始在树下试着种白菜,西红柿,辣子和生菜。以前都是栽种在盆里,周期不长。也种下两株冲绳特产的柑橘,已经结了将近10颗小橘子。来到冲绳,抱抱就进入日本普通小学一年级。现在马上要升到四年级啦。我每周会去1-2天研究室,周五上午要去抱抱学校给孩子们读书,有时会有一些零散的工作要处理。也会经常处于一段时间可以完全自由支配,又一段时间被十几万字的论文折磨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我们不住在市区,在岛的南部的一个山坡上,抱抱的学校在山顶,可以俯视整个城区,也可以看到不远处的海。周围很安静,慢慢的听觉就变得灵敏起来,能听到很细小的虫鸣。夜晚的星空很美,回家开院门时都会很小心,总会有猫卧在院子里,我怕猫,它们不怕我,抱抱喜欢喂猫牛奶,帮它们放食物在院子里。毕竟一直生活在大城市,初来冲绳会觉得突然失去重心,因为之前的生活都是以城市的现代化和繁华为重心吧,所以每一天都是那么安静,亘古不变的节奏,确实会觉得多少有一点枯燥。我并不认为我是那种要远离城市生活完全回归自然的类型,我觉得可以找到在这两种生活方式中的身份转变是最有趣的。所以既会有上面那种岁月静好的田园风,一转眼也可能就开车来到城市中心兜风。但是我很清晰的意识到,自然带给内心的安宁和满足,是类似于信仰一般的力量,我在慢慢靠近它,很美好。 M:在日本,父母们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他们更加看中的是什么?比如?你和先生在这点上,是否有分歧?你们在对待孩子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日本家庭的孩子一般都在2个以上,冲绳的出生率比本岛要高很多,所以每个家庭3-4个孩子是很普遍的。虽然日本年轻女性的就业率比以前有很大的增长,但是整个社会的性别角色的规范意识还是倾向于女性婚后作为家庭主妇的价值取向。日本的母亲对于家庭教育和孩子的成长有很重要的影响。相对于国内大城市一个家庭对于孩子物质与情感的付出,日本孩子得到的远没有我们的丰富。我们有4位老人再加上父母,我们孩子的优越感特别明显,话语权也很强,愿望很容易被满足,没有什么挫折感,除了在学习上的竞争,可能并不能深刻体会到社会上还有另一种生存的竞争模式。而日本孩子一般都比较谦和,有礼貌,遵守规则,由于步行上学和经常有锻炼的机会,体能和身体的协调性都比较好。但是大部分日本孩子都有一种潜在的气质,其实我有点担忧这种情况,由于家庭成员较多,物质和情感不会被主动获得,是需要争取或者说为更好的生存而竞争的,他们都保留了这种自然的天性。这一点对人格的形成和适应社会性有很重要的作用。童年时期没有健全这种机制,步入社会后一定会被以其他的形式来重新构建。 所以我觉得日本父母的育儿并没有刻意重视什么,或者说真的是顾不过来的。就是让孩子遵循着自然成长的规律,家里有兄弟姐妹,有手足的情感慰藉,同时又充满竞争,孩子懂得需要遵循这种社会规则,没有什么是特意为谁而存在的,没有特权,没有养尊处优。日本的家庭教育遵循的就是这种自然养育法则。 我是比较坚持孩子自然成长的,对抱抱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而且我觉得他已经做得很好,我经常想换做我是他一定没有他这么优秀。但是抱抱爸爸就比较严格,尤其抱抱进入小学之后,会对他有很多期许和要求,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上分歧还是比较大的。 ◆◆◆ 我不敢期望他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我能期望的,就是目前这一段我们一起相处的时光。 孩子其实只是偶尔在妈妈身边寻找成长的能量,找到了,继续走他自己的路。 M:说说日本小学的一些现象,跟国内对比,差异在哪里? 我写过一个系列的『抱抱的小学生活』,介绍日本小学的方方面面,在国际儿童之家的北京白癜风那里好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sanghuae.com/fshrybw/344.html
- 上一篇文章: 武汉妹子整理的绿植花卉大全,以后养花不怕
- 下一篇文章: 美国宜庭新品上市季丨新品优享等您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