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酊治白癜风效果好不好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a.m.晴

扶桑风貌

本系列為黃老師所著張堰軼事系列之二,內容如下:

01.甪里村名的由来

02.河泾湾的往事

03.张堰轶事

04.关于子母地与芝麻地的传说

05.旧港人记忆中的三多镇

06.墙门里的故事

07.桑园村名的来历

08.盐晒地的古今

07.桑园村名的来历张堰镇桑园村村名,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这里曾经桑树成林而得名。讲到桑树林的来历,就要讲到这片桑树林的主人——朱姓家族。据说朱氏家属祖先是浙江省(海河南即钱塘江对岸)一带的人,迁移到了现在上海金山张堰桑园12组的地方,进行了开垦种地,生活繁衍了下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经营有道,朱姓家属也慢慢成了当地的大姓,大户人家。朱家朱仲煌(炳相)娶夫人黄氏是浙江平湖人,家中是种桑养蚕的,提议要养点蚕,主人一看这也是致富的一个门道,就答应了。于是开始了桑树的种植,由于桑蚕的收入不错,桑树林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最多的时候有一千多亩。生产出来的桑蚕蚕茧也都用船运到浙江去销售。桑园也渐渐在当地叫出了名。朱家产业传承到了朱仲煌(亦称斌相)手里,他将自己老宅西北面平行的两条小河浜,挖通连接,形成一个大岛,又将岛内的小河道,浜斗疏通,挖出来的泥填入低洼芦塘,改造成了一个岛中之岛,四周则打入木桩加固,形成“回”字形,故又有内桑园,外桑园之分,足有十亩之多。在历史上曾记载,此园亦称之为“瞿园”。“瞿园,在盐矖地北,上舍朱书宅側。其地四围皆水,横一板桥通之。中植花木、桑葚。水口编以竹,蓄鱼其中。地虽不广,颇饶林泉之趣。书号‘瞿塘’,因名”,有一位叫何福谦的文人为园提名。改造后的岛东面分别建造了串联的两座木头吊桥,上岛人员由此二桥进入岛内,离开岛后可将吊桥拉起,岛上园中种植了桃,桔,秕杷,梅子之类的水果树。当地农村主要农作物大都是以水稻,三麦为主,营造起了这么大的一片桑树林,又有一个小岛水果园,春秋之际,绿色成片,鸟语花香,桑葚蔟蔟,果实累累,也成了当地的一道风景线。

攝影·阿輝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sanghuae.com/fshrybw/6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