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小P台湾亲子游1出发篇宝岛,
白癜风 http://pf.39.net/bdfzj/131210/4305597.html 楔子心血来潮翻出旧期刊,连载着 次去到那个岛屿的心情:彼时对岸初敞大门,三月的太平洋海岸线,扶桑花摇曳,热闹的夜市和垦丁的灯塔。一晃眼已十年。收拾行李发现小家伙偷偷塞了心爱的小熊猫在自己的旅行箱里。这一次,妈妈带你看宝岛吧! 路线规划 台湾的旅游路线多且散, 如果要彻底环岛游耗时久, 此外,多山路辗转的也不适合低龄孩子亲子游。 带着孩子旅行最重要的是, 景点行程都不要排的太满太赶, 一则孩子小各种突发状况多,容易耽误时间, 二则避免旅行中孩子作息打乱,容易生病。 筛选, 我的选择是:台北,花莲,垦丁。 从地图可以看出, 因此我舍弃了日月潭,阿里山这条西线景点。 从台北一路南下,沿着东线走。 这其中的考量是, 人文线对于年龄太小的孩子来说意义不大, 盘山跋涉车程过久,体力时间耗费也大。 对于低龄孩子,亲子游 是亲水游。 花莲有出海赏鲸看海豚, 垦丁除了本身有海滩, 还有一个亚洲数一数二的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 台北则有亚洲 的动物园: 台北市立动物园。 我的行程很简单轻松, 每一站选一个亮点。 其他的时间随机安排。 亲子旅行的宗旨是, 大人孩子都不要太累,慢慢走,细细看。 旅行交通 机票: 提前预定到了国航台北往返的特价票, (大人约一人往返) 因此我的路线规划调整为: 台北——垦丁——花莲——台北。 TIPS: 如果路线中同时包含台北和垦丁, 不考虑机票差价的前提下, 更为合理的路线是: 高雄——垦丁——花莲——台北。 这样可以避免走折返的回头路。 包车/高铁/台铁票: 台湾旅行,因为景点分散, 最多的交通工具是高铁/台铁, 此外兼或包车。 我们这次的旅行根据路线选择是: 台北——垦丁(高铁) 垦丁——花莲(包车) 花莲——台北(台铁) 高铁和台铁票都可以通过淘宝预定6.5折的早鸟票,非常方便。 (TB直接搜关键字“高铁台铁早鸟票”) 这是我们预定成功的单据截图。 在手机保存好截图,抵达台湾以后, 随便找一家7-11,里面有取票机, 支付每张十元台币的手续费就可以取票了。 悠游卡: 台湾的悠游卡类似于香港的八达通, 储值使用。 可以支付捷运,台铁,超市购物,以及门票。 提早在TB购买。 TIPS: 到台湾 办一张悠游卡,坐地铁、坐公交、买门票,7/11买东西,相当方便,直接刷卡。儿童六岁以下不用办卡。 .悠游卡使用范围:悠游卡在台北市内非常好用,出了台北市,在交通工具上基本就没什麽用处的,但到全台湾的7-11还是很好用。注意:高雄捷运不接受悠游卡,它有自己的卡片系统。 关于退钱:如果用剩的,可以去捷运站服务台退钱,无论是哪里购买的悠游卡,都可以。捷运站是 受理退钱的地方。 台币支取: 不用在国内兑换台币,汇率不好。 建议办一张华夏银行储值卡, 每天 笔取现不收取手续费。 我们是到达松山机场后直接取现了 笔。 台北的商场都可以刷银联卡,且不收手续费, 但是小吃夜市只收现金,所以需要备一些。 TIPS: 1.注意取款时先点银联卡服务,取款输入的是台币金额。 2.切记,台湾和我们这边相反:取款时是先退银行卡,再出钞。(排队取款就遇到俩妹子,一直磨叽,呀!钱没了!怎么就把银行卡退出来了?) 小编友情提示:功课做足很重要。 住宿选择: 很多人说去到台湾应该住民宿呀! 如果你是闺蜜游,如果你是蜜月游,我同意。 如果是带娃的亲子行,尤其是低龄儿童, 我要说NO! 别选民宿! 完善的星级饭店拥有更好的管理经验, 配套也较民宿齐全。 我们这次在垦丁选择的饭店, 不仅早餐有专门的婴儿辅食, 还有很大的一个亲子活动中心。 从卫生安全和便利的角度考量, 饭店还是亲子游的 。 这我会在后面细说。 这次旅行我选择的分别是: 台北:台北W饭店 垦丁:垦丁凯撒大饭店 花莲:七星潭渡假饭店 选择台北W的原因是, W酒店从交通上来说, 离捷运,离火车站都很近, 离和诚品也只有五分钟的步行路程。 微风百货和星光三越就在酒店三分钟脚程内, 妈妈们想shopping很是方便。 如果低龄幼儿, 要补给奶粉奶嘴尿片也轻而易举。 最重要的是: 台北作为这次旅行的进入和离开的接驳点, 我希望能让孩子快速感受下台北, 而W饭店,有直面大楼的景观房。 垦丁的民宿很多,饭店相对选择不多, 要选择有私人海滩的相对更少。 筛选下来:凯撒大饭店。 事实证明我的选择非常正确。 我们去到垦丁的第二晚, 遇到台风影响大雨,哪里都去不了。 饭店里面有非常丰富的亲子活动, 整晚仔仔都在开心玩耍, 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 垦丁作为台湾民众度假的后花园, 到了周末房价会比平时高出三分之一。 如果可以尽量避免选择周末入住。 选择好住宿后就开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sanghuae.com/fshsltx/11660.html
- 上一篇文章: 我在深圳过大年ldquo一万种
- 下一篇文章: 联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