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牡丹梅花之地位升降与宋代政教精神
北京皮肤科医院哪个好 http://m.39.net/pf/a_4322685.html 牡丹梅花之地位升降与宋代政教精神的嬗变 刘培 ◇ 基本信息 摘要:在中华文化象喻系统里,花卉一直占有重要位置,对花卉的书写总是展现出一定时期的士人心态和审美观念,从中又折射出整个社会的文化心理以及国家的政教精神。北宋时的牡丹书写超越了其本来象征皇家尊贵的单纯意义范畴,具有了对皇权应然的期许,彰显出帝王与民同乐、共享太平的意义,是当时内圣外王政教精神的具象化呈现。随着仁宗亲政之后锐意革新,政教精神也发生改变,牡丹作为盛世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在主流话语中的地位受到挑战且日益旁落。南渡之后,理学的滋长与传播赋予士人以清白自守和抱道慎独的精神追求。其时,南方触目而见的梅花因其种种特性日益引起士大夫文人的注意,经过意识形态的深入影响和社会文化的不断塑造,文学书写中的梅花形象被赋予孤独自守与凌霜傲雪等文化内涵,这不仅契合了南宋政教精神所强调的夷夏之防以及举国崇尚的在艰难中负重致远的精神,也成为士大夫文人寄托其道德理想和人格追求的习惯性表达。 作者简介:刘培,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辞赋学会副会长。文章原刊:《济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4期。 在中华文化象喻系统中,花卉占有重要位置,牡丹和梅花在众卉中拔出流品,地位尊崇。对牡丹的追崇盛于唐,在北宋的真宗、仁宗时期达到高峰。南宋以来,牡丹虽然仍地位尊贵1,但已经逐渐褪去了光彩,代之而起的是梅花。梅花从宋初就引起人们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sanghuae.com/fshxgls/10537.html
- 上一篇文章: 骨里红梅花的养护方法介绍
- 下一篇文章: 影坛伉俪张良王静珠,夫演董存瑞,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