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中的顺服阅读死如秋叶之静美纪
引言 这医院宁养院张晓芹主任在医院《全人照护医学教育电子报》创刊号的有关安宁照顾之分享《死如秋叶之静美--纪念我的爸爸阮旺根医师》一文的感想,张主任的一名病人及原文的主人翁为了减少本身不必要的受苦,以及降低了家属间为医疗抉择可能产生的心理折磨,在他们生命的最后都选择了宁养服务。 病患遭遇癌症的噩耗,不慌不忙;在苦难的当头,不问苍天“为何是我”,以坚毅的精神、乐观面对。是宁养项目的服务对象教会了我们何谓体贴之美,好像在宁养院门前裁种的扶桑花(又名大红花),象征着宁养服务的其中一种精神。 今年,李嘉诚基金会「人间有情」宁养医疗服务计划办公室(宁养办)医院杨俊佑院长赠阅内部员工读物《全人照护医学教育电子报》,并授权予宁养办上载网站,分享予全大陆医护人员体验生命的故事,增进全人照护宝贵经验之交流,谨此致谢。 阅读台湾中央研究院基因体研究中心阮丽蓉博士,纪念阮旺根爸爸的文章(点击下面蓝色字体阅读原文即可看到该文章),感慨万千。阮旺根医师,一生为善将所学的医学知识奉献社会,大爱人间爱妻爱家,热爱生活,人生的每一页都充满精彩。阮旺根先生患病期间,其家人心如刀割,但却十分理性的明白人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离世,她们选择了宁养服务,不让他这受苦,让其舒适走完一生,听从了患者要往光明处去的心愿,助其安宁平静的离去。 这想起了我们遇到的一位患者。年10月10日,福州宁养院接待了一位70岁的、自己来了解宁养服务的卵巢癌患者--林女士,她很平静很认真的听取了我为她介绍宁养精神、宁养目的宁养流程,并很快自己办理了相关手续,接受了宁养家居止痛治疗。林女士从患病到离世历经三年多,其手术治疗后在自己的理性支持和家人的悉心照料,生活质量改善。当然最重要的是她心态好。林女士性格开朗乐观,热爱生命,享受有质量的生活,勇敢接受现实,能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她常说死亡并不可怕,疼痛难以忍受,只要不痛,哪怕缩短生命也在所不惜。她最大的愿望是在无痛苦的状态下结束一生。 手术确诊后,她接受了残酷的现实,没有惊慌,没有崩溃。清醒的意识,大病,无法治愈,果断地决定不住院、不化疗、不搞管子、不抢救,采取宁养方式在家里调理,她不怕死,笑对死亡,家人常开玩笑地说她被判死刑,缓期两年。她冷静的有条理的,安排她与日不多的日子把自己的衣服、用品、清理,盘点好房产,其所有的资金平分给她两个儿子。接着与就是同学同事,邻居友好提前告别。她说要在留下好的印象,要在神志清醒时候告知,不让不让看到病重时的模样。告知的名单,后事的流程和花费都准备好了,她说就差彩排了,要不彩排一下?手术后倒转已有一年多时间,她生活的很有质量,白天到股市炒股,周末打麻将,晚上看电视连续剧,看了很多上百集的连续剧,甚至把80年代版的红楼梦都重看了一遍,她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她说想看奥运会,怕看不到,结果看到了,她每天看比赛,尤其喜欢篮球、跳水、体操,她过了中秋节又过了国庆节,她满意的说可以走了。家人说:“国庆放假,儿子孙子上班。这个时候你不能走,国庆是台风,一个接一个,外面到处积水,办事不方便,你要坚持住好吧。”国庆以后又过了一个老人节,全家有为她办了一个生日聚会,她说我可以走了。过完了年所有节日,她满意的走了,而且发现她走的那天是感恩节,大儿子说:“妈妈,我们永记你的恩情。”小儿子说:“妈妈,你永存我心中。” 医院宁养院在门前种下的扶桑花,象征一种体贴之美,代表了宁养服务的一种精神。 阮医师与林女士在生命的最后选择了宁养服务,减少了本身不必要的受苦,降低了家属间为医疗抉择可能产生的心理折磨,与彼此关系紧张,真正体现了活者心安,逝者善终的福气,生命的最后获得了尊严,获得了舒适,没有遗憾,也让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得到心灵的慰藉,但愿所有医生和家人都能适时放手,以安宁替代痛楚折磨。圆满人生最后一程,愿所有宁养人一起共同推动生命教育,每个人都能够做到。 “ 生如夏花之绚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 作者 张晓芹 医院宁养院主任 声明 封面配图由宁养办制作;内文配图为作者所摄。 《成大电子报》医院员工内部读物,有关著作产权已经办理让与,欢迎转发分享,并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请勿擅自修改文章内容及配图(含封面图),以尊重知识产权。《成大电子报》为原文转载,内容仅供分享参考,不代表宁养项目的观点和立场。 人间有情宁养项目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sanghuae.com/fshxgls/911.html
- 上一篇文章: 今日电影丨绝望中的救赎超脱广州
- 下一篇文章: 大波植物系Emoji表情正在前往你手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