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作业观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期教学的要求,目前广泛存在的、不科学的作业设计方式,不仅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课业负担,甚至正在成为新课程顺利实施的羁绊。三年来,郑东新区在广泛调研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作业的功能与价值,将传统作业观中的“课后作业”,进一步拓展为指向学生学习发展目标的“课前—课中—课后学习任务系统”并进行了功能重构:课前学习任务(即课前作业)用于探查学生学习的起点并为新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方法准备,课后学习任务(即课后作业)用于诊断学生学习发展目标的达成度,而课中学习任务(即课中作业)则侧重建构概念、发展能力,帮助学生从“学习起点”向“发展目标”进行转变。通过三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初步实现了作业设计的模型建构、作业建设评价标准,开发和完善了相关学科的典型作业设计案例,有效促进了全区教师作业观的转变、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推进了区域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作者信息

王秋阁,郑东新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数学教研员。

正文

一、作业调查发现问题

近年来,郑东新区基础教育教学教研室在对各校的。针对此种现象,在年利用问卷星软件对郑东新区部分三年级学生和八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涉及20所小学、12所中学。

图1:年郑东新区三年级和八年级学生作业问卷调查统计表

数据显示,有30%的三年级学生和47%的八年级学生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量较大且作业难度系数较高。

图2:郑东新区年八年级学生作业问卷调查数据统计表

年,对郑东新区12所中学的八年级学生进行了更多维度的问卷调查,问卷问题主要来源于“郑州市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试题,从作业量、作业针对性、作业自主设计、作业层次性四个方面梳理,结果显示37.31%的学生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多,27.46%的学生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针对性,35.23%的学生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进行一定的设计,29.02%的学生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层次性。

针对问卷结果,郑东新区教研室又组织各科教研员下校与教师座谈,访谈学生、抽查学生作业,发现的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1)作业量大,究其原因,是作业的目标指向不清晰,重复考查和反复操练。(2)作业无功能化,或功能缺位:如课前的预习作业,主要呈现方式为“课本内容的再现”,这一方式导致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方式的简单化、肤浅化——重在“找”答案,而不是“思”问题,而学生作答方式及答案的雷同性(抄书的结果),又进一步助长了教师处理方式的低效和无意义;课中的学习任务习题化,不是帮助学生建构新知而是巩固强化;课后作业重点不在诊断反馈,而在于重复考查、题海战术。(3)依附教辅资料,盲目布置现象严重。(4)缺少分层的作业设计,不能体现差异性。基于以上问题分析对作业的功能进行了重新的梳理:

我们平时说的作业是狭义的作业,指的是课后作业。广义的作业包括课前作业、课中作业、课后作业。课前作业可以是课前查阅相关资料,也可以是课堂上为学习新知所铺垫的问题,主要用来探查学生“哪儿不会”、“会多少”、“会多浅”,课中作业主要帮助学生“学会”“会得更多”“会得更深”,课后作业的功能则是诊断学生“会了没有”“会多少”“会得有多深”以及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进一步巩固。

在理清作业功能的基础上,我区决定把作业建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建立丰富多彩、结构多元的作业体系,并把作业建设的总目标定为“提升作业实效,撬动评价改革”。

二、作业建设引领课堂教学发展

郑东新区作业建设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年9月—年11月)

年9月—11月,郑东新区教研室先后两次邀请市教研室孙红保主任为我区中层领导及骨干教师做作业建设培训,旨在让各校教学骨干先行一步,明确作业的内涵,树立科学的作业观。

年2月,“郑东新区作业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各科教研员在杨鸣主任的带领下先后学习了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崔允漷的《课堂评价》、钟启泉的《现代课程论》、田中耕治的《教育评价》等有关作业、评价和课程的书籍,做好理论积淀。

(二)作业建设第一阶段(年11月—年5月)

年3月,教研室下发了《-学年郑东新区教文体局关于推进作业建设的工作方案》,将作业建设第一阶段的目标定为:

1.规范作业的设计,制定作业评价标准;

2.开展合作研究,建设作业库;

3.加强作业管理,提升作业管理效度;

在目标指引下,我们从学习目标、作业设计、作业使用等几个维度制定了郑东新区中小学第一阶段作业建设评价标准:

表1:郑东新区中小学第一阶段作业建设评价标准

评价维度

评价标准

学习目标

目标适切,具体可测,与课程标准一致

作业设计

作业与目标相匹配

作业功能有凸显

作业设计有梯度,有分层

作业使用

学生书写,教师批改、纠错订正认真

作业日志

与学生作业一致,体现对作业总结、反馈、矫正功能

作业库

规整齐备

作业管理

作业建设成效数据实证

作业问卷调查和分析

体现作业建设的阶段性发展资料

为使各中小学教师对作业建设的目标、内涵有更清晰而深入的理解,年3月中旬,郑东新区教研室召开了《郑东新区作业建设方案解读会》,杨鸣主任针对方案中的重点问题和老师们现场提出的疑问进行了解读和解释,让作业建设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接下来的入校调研中,各科教研员发现学科教师在作业设计目标叙写方面存在很大问题。以八年级数学《二次根式》这一课时为例,教师作业目标呈现为:

掌握二次根式和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此学习目标叙写不规范,行为条件缺乏,“理解”、“掌握”是认知心理动词,应替换为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动词。我们倡导基于标准的教学,目标先行,目标叙写不规范,如何进行好作业设计?如何为作业评价提供依据?针对这一情况各科教研员分批对全区的老师进行了多次直指学习目标叙写能力的专项培训,让教师对为什么要叙写学习目标、怎么叙写学习目标、叙写学习目标过程中常可能出现的错误有了清晰的认识。经过培训,老师们的目标意识增强了,目标叙写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例如上例中教师将修改后的学习目标呈现为:

①通过自学课本,能熟练说出二次根式的定义,会用定义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二次根式。

②通过小组讨论,能说出最简二次根式所满足的两个条件的含义,会准确把一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可以看出,这样的目标叙写较之以前,具有清晰的指向性,也使得学习目标更加具体可测,对课堂教学有较好的指引作用。

针对上述出现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第一阶段作业建设的目标调适为:

第一阶段原目标第一阶段修改后目标

年4月上旬,郑东新区教研室以校本教研培训为依托,对课堂教学常规作业进行了案例剖析和解读,旨在让教学校长和教务主任明确作业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必要性,强调开展作业建设要与校本教研紧密结合。

年4月中下旬,教研室各科教研员分别以学科为单位组成作业督导专项小组,到各校指导作业建设工作,并基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组织了各级各类的中小学校长、教务主任的沙龙交流会。沙龙交流会为解决各校在作业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具体可行的办法。

例:郑东新区实验学校作为“郑东新区作业建设基地学校”的部分做法:

1.成立以高国旺校长为组长的作业建设领导小组。

2.先后制定《郑东新区实验学校作业建设实施方案》和《郑东新区实验学校作业建设实施意见》。

3.成立作业建设课题研究小组,积累作业建设过程资料,形成一定的课题成果,在全区进行推广,充分发挥其引领辐射作用。

为了进一步诊断教师在第一阶段作业建设中作业设计能力的动态发展情况,在各校开展校内作业初评的基础上,依据区级评价标准,教研室举行了“郑东新区作业设计评选”活动。为第一阶段的作业成果展示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年5月29日,郑东新区作业建设第一阶段成果展示会在郑东新区实验学校召开。

第一阶段作业建设工作的收获:

1.进一步规范了学习目标的叙写,清晰体现基于标准的教学目标;

2.教师作业设计的程序模型已逐渐形成,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一定提升;

3.规范了作业日志的使用;

4.各学校的作业管理意识在逐步提升。

第一阶段作业建设工作的不足:

1.第一阶段主要侧重了理念的更新,但老师们对课前、课中、课后作业功能认识不到位;

2.作业设计在知识和能力维度方面与目标的匹配不很到位,经验化现象,要么太难,要么太简单;

3.作业库建设质量不高。

(三)作业建设第二阶段(年6月—年6月)

年6月,我区进入了作业建设的第二个阶段。结合前一阶段的工作情况,第二阶段作业建设目标确定为:进一步规范作业设置,构建学校作业建设工作体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具体从作业设计、作业使用、作业管理三个评价维度制定了郑东新区中小学第二阶段作业建设评价标准。

表2:郑东新区中小学第二阶段作业建设评价标准

目标

评价维度

评价标准

进一步规范作业设置,构建学校作业建设工作体系,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

作业

设计

目标适切,具体可测,与课程标准一致

作业在知识和能力维度方面与目标相匹配

课前作业探查学生学习起点、课中作业帮助学生建构新的概念、课后作业诊断学习效果的功能凸显

作业设计有梯度,体现分层

作业

使用

基于学情,作业与课堂立体融合,课堂使用效果良好

学生书写,教师批改、纠错订正认真

作业日志与学生作业一致,体现对作业总结、反馈、矫正功能

作业

管理

作业库

作业库中作业设计质量高,每学期有修改和更新

作业

展评

结合各校实际,依据作业评价标准,定期开展作业展评

各校定期对作业管理工作进行反馈,梳理问题,进行改进,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调查

问卷

从作业兴趣、作业量及学生睡眠时间、作业的有效性等不同维度对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结果做以分析,形成反馈报告

为解决第一阶段工作中存在的目标和能力不匹配的问题,我们特别要求在第二阶段作业设计中依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添加目标、知识、能力层级对应表格。按照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而相对应的认知过程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不同知识类型和认知过程就构成了知识的建构过程,在此过程中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

表3:作业目标、知识与能力层级对应表格

题目序号

作业指标

目标指向

知识类型

能力层级

问题1

问题2

为解决第一阶段老师们对课前、课中、课后作业功能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我们对常规作业系统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

年4月7日和4月15日,教研室深入各校进行作业建设专项工作调研,并举行了由全体中小学教学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参加的反馈会议,对历时一个月调研中的各校工作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做了一一阐述。

年5月19日及20日,东区教研室为了深入推进第二阶段的作业建设,分别在郑州市第七十八中学和郑东新区昆丽河小学举行了东区中、小学作业建设交流会,各校反馈了各自改进工作的实施情况。

年6月6日,郑东新区作业建设第二阶段成果展示会在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召开。

第二阶段作业建设工作的收获:

1.进一步明确并增进了课前、课中、课后作业的功能,作业设计整体效能凸显;

2.作业设计梯度明显,作业分层意识深入广大各学科教师心中;

3.学校作业管理效能提升,能定期开展作业展评,作业评价标准清晰可操作,学校作业库建设稳步提升。

第二阶段作业建设工作的不足:

1.作业设计







































看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白癜风医院成都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sanghuae.com/fshxgpw/1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