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OPENLECTURE·开放讲座

主题Theme:

双重性/别矩阵里的迷思

-自然、性/别和流行音乐的复合符号体系研究

主讲人Speaker:

王黔,WangQian

英国利物浦大学流行音乐研究所博士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

时间Time:

/12/19,18:00

地点Address:

中国传媒大学2号楼会议室

主持人Host:

张谦ZhangQian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主讲人简介

王黔WangQian

英国利物浦大学流行音乐研究所博士,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主要研究中国流行音乐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发展与变化。从通过音乐看社会和通过社会看音乐两种视角来研究音乐和*治、经济、传统等诸多社会因素之间相互支持和约束的互动关系,并探讨性别、身份、根源和全球化等话题,发表了专著《摇滚危机:20世纪90年代中国摇滚音乐研究》。

讲座摘要

流行音乐是高度性化(Sexualised)和性别化(Gendered)的一种文化形式,在音乐产业和社会力量的共同作用之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难以察觉的性/别符码,深刻影响着流行音乐的主要消费群体–青少年。但这种影响并不是一种单向的施加行为,而是一种持续的社会互动–流行音乐中的性/别文本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性/别认知和身份建构,而青少年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中,尤其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技术支持下,早已完成了从消费者向产消者(Prosumer)的重要转换,他们在日常生活流行音乐的大量消费中不断改写着流行音乐的形式、价值和美学以及性/别的含义、范式和实践。

但是在中国社会的语境下,因为性/别教育、性/别知识和性/别文化资本的缺乏,导致青少年在大量消费性/别文本的同时,往往没有意识到性/别符号的存在,成为了思想意识里的一个盲区,这对于青少年身心的成长、两性关系的理解和社会关系的想象都具有潜在的负面效应。所以本研究通过双重性/别矩阵理论新模型的搭建和验证来展示流行音乐中性/别符码的多样性和流动性,强调青少年流行音乐消费亚文化中有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sanghuae.com/fshxgpw/9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