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拉丁学名:Hibiscusrosa-sinensis)别名佛槿、朱槿、由于花色大多为红色,所以中国岭南一带将之俗称为大红花。常绿灌木,高约1-3米;小枝圆柱形,疏被星状柔毛。叶阔卵形或狭卵形,两面除背面沿脉上有少许疏毛外均无毛。花单生于上部叶腋间,常下垂;花冠漏斗形,直径6-10厘米,玫瑰红色或淡红、淡黄等色,花瓣倒卵形,先端圆,外面疏被柔毛。蒴果卵形,长约2.5厘米,平滑无毛,有喙。花期全年。

扶桑是中国名花,在华南栽培很为普遍。花期长,几乎终年不绝,花大色艳,开花量多。加之管理简便,除亚热带地区园林绿化上盛行采用外,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为重要的温室和室内花卉。同时也可供药用。

扶桑的养殖方法(基本知识):

最佳繁殖时间:扶桑扦插繁殖在5~10月,嫁接繁殖在春秋两季进行。

最佳生长土壤:扶桑能适应各种土壤,但以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最好。

生长湿度要求:扶桑地面经常洒水,以增湿降温,防止嫩叶枯焦和花朵早落。

最佳生长温度:扶桑的生长适温为15~25℃,10月至翌年3月为13~18℃。

最佳生长光照:扶桑为强阳性植物,生长期需有充足的光照,才能正常生长和开花。如光照不足,花蕾易脱落,花朵小,花色暗淡;但阳光过强时,植株会发生灼伤,应适当遮阴保护。

养殖扶桑的注意事项:

施撒肥料:扶桑在5月初是扶桑的生长季节,要加强肥水管理,每隔7到10天施一次稀薄液肥。

浇水要点:扶桑生长期浇水要充足,不能缺水,也不能受涝,通常每天浇水一次,伏天可早晚各一次。

修剪要领:扶桑养殖时是需要修剪的,这样不仅能提升其造型的观赏价值,还可以避免多种病虫害的发生。修剪时可以各枝除基部留2到3个芽外,上部全部剪截,修剪后,要适当节制水肥。

盆土更换:扶桑换盆时要做3件事:一是换上新的培养土;二是剪去部分过密的卷曲的须根;三是施足基肥,盆底略加磷肥。为了保持树形优美,着花量多,根据扶桑发枝萌蘖能力强的特性,可于早春出房前后进行修剪整形,各枝除基部留2~3芽外,上部全部剪截,剪修可促使发新枝,长势将更旺盛,株形也亦美观。修剪后,因地上部分消耗减少,要适当节制水肥。

繁殖要点:扶桑采用扦插法或嫁接法繁殖。

1、扦插。5~10月进行,冬季在温室内进行,但以梅雨季节成活率高。插条以一年生半木质化的最好,长10厘米,剪去下部叶片,留顶端叶片,切口要平,插于沙床,保持较高空气湿度,室温为18~21℃,插后20~25天生根。用0.3%~0.4%吲哚丁酸处理插条基部1-2秒,可缩短生根期。根长3~4厘米时移栽上盆。

2、嫁接。在春、秋季进行。多用于扦插困难或生根较慢的扶桑品种,尤其是扦插成活率低的重瓣品种。枝接或芽接均可,砧木用单瓣花扶桑。嫁接苗当年抽枝开花。

病虫防治:扶桑有以下病害及防治方法。

1、叶斑病。该病害的防治关键是做好防寒工作,秋后大风降温时采取保护措施,在此基础上及时喷布~倍液的代森锌或1倍%铵都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2、茎腐病。该病防治的关键是防止暴雨长期冲刷植株,并在雨季前后每隔10天左右用~倍液托布津涂干。试验表明,这种方法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根结线虫病。该病的防治较困难。如果株数少可换土,土壤一定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暴晒,旧土不要再用。较多植株也可施入涕灭威颗粒剂,可按5寸盆埋入0.5克左右计划。

扶桑为美丽的观赏花木,花大色艳,花期长,除红色外,还有粉红、橙黄、黄、粉边红心及白色等不同品种;除单瓣外,还有重瓣品种。盆栽朱槿是布置节日公园、花坛、宾馆、会场及家庭养花的最好花木之一。

根、叶、花均可入药,有清热利水、解毒消肿之功效。朱槿在南方多栽植于池畔、亭前、道旁和墙边,全年大红花开花不断,异常热闹。长江流域和北方常以盆栽点缀阳台或小庭园,在光照充足条件下,观赏期特别长。也是夏秋公共场所摆放的主要开花盆栽植物之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sanghuae.com/fshyfyl/11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