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医 http://pf.39.net/bdfyy/bdfzd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以其雍容华贵、富丽堂皇而被誉为国色。唐、清两朝,牡丹被推为国花;宋元明三代,国人尊牡丹为百花之王、美学微章、富贵标记。牡丹作为我国候选的国花,时代的象征,美学的微章,国家优良品格的载体。李新国,年生,毕业于西安美院国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牡丹芍药协会职业画家。是经过在大学系统学习的画家,其恩师刘文西、杨之光、张之光、刘保申,都是当今的著名画家。最近几年,在张之光、李自强老师的直接指导下,画艺突飞猛进,绘画内容更加丰富。

《紫气东来状元红》:

整体画面以红色为基调,采用黑中透红红中透紫的手法。前景花朵簇拥,形成s曲线,后景无数牡丹壮芽,生机勃勃,层层叠叠,画面右方有一道路,预示紫气东来。画面中牡丹初开花朵红色光泽照人,盛开花朵紫红色外瓣大,内瓣细而皱卷,花红叶红,根正苗红。有状元及第之喜庆,是青少年人喜欢的题材。据传宋代其花出洛阳安国寺张氏家,该家公子酷爱牡丹,整日徜洋在牡丹丛中读书,后因中了状元,加之其花甚美,迥出众花之上,故洛人以状元红呼之。

《天香夜染衣》:

牡丹图卷构图严紧,浑厚大气。巨幅牡丹,老杆穿插其间,气势贯通,有盖有露,左右相互挫曲,曲中带直,直中有曲,疏密得当,用红色表现花朵。叶片的层层叠叠,深沉丰厚,有很强的震撼力,使人仿佛走进画中去摘一片叶,轻闻清香。火红的牡丹,一派繁荣昌盛之势,牡丹树下几只黑色鸡休闲自得地在窃窃私语,寓示着安居乐业,欣欣向荣。上红下黑,重心稳实,黑红搭配,赏心悦目。看到这幅画作,使人很容易想到改革开放的中国国泰民安、前程似锦的美好形象。

《红似火》:

此画卷两丛红牡丹前后上下相交,老干苍劲曲折多变,嫩枝挺拔修长,节次明显。画面中有大的冷暖对比,还有小的冷暖对比,牡丹花与蕾、花瓣与花托、老叶与嫩叶、叶与芽等等,无不具有对比、协调、跳动的关系,这是活泼、真实的画面。牡丹高大挺拔,顶风傲雪,综观古今兴亡,阅尽人间春色,体现花型、花色、花香数百年不变,枝如铁铸,杆比石坚,冠隐森森,生机越发。从李新国的牡丹中能看到人杰地灵,体会到尊古、爱古的历史情感。

《蓝似海》:

李新国善于掌握虚实关系,五朵蓝花都是半实半虚,从润入手,从园入手,即画出了牡丹的丰富色彩,又做到了艳而不俗,丰富多变。色彩在灰色调运用最为成功的体现,他抓住了花头和花蕊的冷暖关系。花蕊暖色,花朵叶片要冷些,他笔下的花蕊和叶片表现为绿中带红,一派勃勃生机。纵观历史,画牡丹数以千计,把蓝牡丹表现淋漓尽致的唯此一人。

《白如雪》:

画面背景桃李残红落尽,白牡丹花开如雪。牡丹迷人之处,不仅花大色研、多姿多态,变化多端。还有重要原因是她的香,那是天香,“香玉”清香欺兰,“赵粉”幽香淡雅,真是占尽人间第一香。特别是清晨或晚上在牡丹园里,风平寂静,不同的牡丹品种散发出不同的芳香,每走到一处都有一团香雾围绕在身边,香熏全身。牡丹花香能洗脑、沁肺、提神、健身,能使人增智,使人激越,使人产生创作的冲动。为什么千余年来那么多人对牡丹情有独钟,有那么多描写牡丹的诗词歌赋,有那么多感人至深的典故,花开时节倾国倾城,上惊皇亲国臣,下至平民百姓,花簪老少头,人人痴不羞,重要原因就是天香使人痴狂。

真是洁白如雪,李新国画出了牡丹的洁白无暇,一尘不染。

《黑如墨》:

此画卷老干苍劲曲折多变,似松似柏,嫩枝挺拔修长,节次明显,新老交接,表现了老与新的色彩变化,充分体现了哲学辩证关系,自然美的对比关系。画面两丛黑牡丹相交,老杆穿插其间,气势贯通,有盖有露,左右相互挫曲,曲中带直,直中有曲,疏密得当。画中,他用集墨来体现牡丹叶片的水墨韵味,浓淡相宜韵味十足,用重彩集彩法突出牡丹的花瓣和花房,既厚重又透亮。画作中老杆描写的每一根线条都是力透纸背,如刀刻一般,雄强有力;每一朵花每一片叶都是含情默默,楚楚动人;整个画面色彩笔墨节奏感强烈,体现了勃勃生机。有一种苍茫之气,雄强风骨,能穿越时空上下千年。

资料来源于新国画院,欢迎转载。

如有兴趣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sanghuae.com/fshxgpw/11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