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给我打开繁花似锦的一扇窗,让我看到迥然不同的风景并可期待令人心潮澎湃的未来,它在等待我的走近,等待我的成长,宿命般地相遇是唯一的结局。它是朋友、知音、伯乐、恋人或者父母、孩子。

写下这个题目时,我反复在想与科幻相遇20年来它所带给我的一切。当我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时,从不知道会有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在前方静静地等我,它会给我打开繁花似锦的一扇窗,让我看到迥然不同的风景并可期待令人心潮澎湃的未来,它在等待我的走近,等待我的成长,宿命般地相遇是唯一的结局。它是朋友、知音、伯乐、恋人或者父母、孩子,对我而言,科幻就是这样多重身份的存在。

(图:来源网络)

与科幻的结缘在20年前。年春天我在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读硕士一年级,刚刚从本科的日语专业转到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读小说、研究小说成为主业。那时候精力充沛,无所事事,功课又不紧张,每天早上和傍晚都会在民心河边无聊地散步,看绿柳拂堤,看锦鳞游泳,悠闲之中又有些颓废,不知该干些什么。

(图:来源网络)

偶然看到当地报纸《燕赵都市报》上刊登了一则河北电视台的征文启示,主题为科幻类的“外星人入侵”,要求几百字的短篇小说,并设一、二、三等奖,备注奖品丰厚。忽然就想试一试,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写作才能,中文系研究生价值几何,能否脱颖而出呢?于是信手拈来地写了一篇《最后的目击者》寄了出去,之后便渐渐淡忘了,因为从小到大与任何奖项都无缘,连五块钱的彩票都从未中过一次,没有任何起贪念的资本,得奖的概率几乎等同于太阳从西边出来。

过了些日子偶然路过报刊亭,看到了这张报纸,随手一翻,文艺版面上赫然发现那篇随意编纂的小说,获奖名单里我的名字后写着大大的“一等奖”字样。因为来稿甚多,本来只设一名一等奖后来变成了两名,另外一位是省内著名编剧。报纸通知几位获奖者去电视台领取奖品和证书,这不啻于一个结实饱满的馅饼砸到了头上。虽然只是家乡电视台的征文,虽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省内报纸,但对我而言却欢欣鼓舞,它让我认识到自己的写作水平并不是很差。当我领了一台新式微波炉回家时,内心的喜悦如春风拂动,轻柔曼妙,那时候的我还是一个对未来没有任何期许的学生,得奖无异于巨大的鼓励。

(图:来源网络)

之后便开始鞭策自己不断创作,写小说、散文、文学评论等,向各种报纸、期刊投稿,每天晚上都挑灯夜战,每晚都争取有所收获。遥想当年的投入痴迷与好学进取,现在依然觉得难能可贵,如果不是当年的冲劲与坚持,自己或许不是现在的样子。也会像许多人一样,在家务、闲散之中消磨掉宝贵的光阴,边感慨时光飞逝边静待两鬓斑白。

年夏天,同学们在宿舍闲聊,有位同学说有本少年杂志急需科幻小说稿件,问谁想试试。当时好多同学都在,但基本没人在意,大家都觉得得不偿失,投入大,稿费低,有的同学做网络编辑或教留学生学汉语收入要高得多。我却牢牢记在心上,准备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也许这就是冥冥中的缘分吧!于是加班加点写了一篇投了出去。

不久,这篇《吐吐皮的新职业》发表了,大意是在某个科技比较发达的外星球上,已经有了多种职业,唯独没有作家这一行,后来一个叫吐吐皮的孩子选择了这个职业,他认为作家能够改变人的思想、影响人的选择,和其他职业同等重要。或许我就是那个吐吐皮吧,想用写作反应或干预社会、人生。从此之后,一发而不可收。

这家杂志的编辑比较喜欢我的风格,多次请我撰稿,并最终成为特约撰稿人,每期必有专栏推出,以至于后来同时为其小学版、中学版两个版面写作。因为每期都有编辑的催促,所以几乎每天都要沉浸于各种科幻创意和情节构思中,大脑飞速转动,生活的种种艰辛和烦恼被不知不觉屏蔽掉了。

(图:来源网络)

自此我发表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科幻小说,《地宫之旅》《悬棺之谜》《药物危机》《失控机器人》《亚历神奇历险记》《魔幻美人》《帕尔梅托未来千年预言》《疯狂科学家》《鱼人星球》《多萝儿的书世界》《天才画家》《记忆之城》《未来世界》《冰冻三生》《同父者》《扶桑花的魅惑》《奇幻森林历险记》等短、中、长篇,奇遇历险型、外星畅想型、科幻与魔幻结合、二维世界等。其中两部小说接受编辑的建议改编成漫画,即《潘北北的幸福生活》系列36集,《神奇的糖糖果果店》系列24集,由小说创作变成漫画脚本创作。

在科幻写作中,我接触到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生活,它与柴米油盐无关,与功名利益无关,那些纠缠你的社会关系、日常矛盾、家庭琐事统统荡然无存,留下的是供你心游万仞的广袤宇宙,驱使着那些你所爱的、恨的人物,穿梭于无始无终的时间与无边无际的空间之中。在这里,任何的荒诞不经与不可想象都是可能的,任何的开始或结局都是被允许的。我仿佛获得了最大的自由与享受,现实生活不能实现不能左右的,科幻会全部给我,如此大度宽容,毫无保留。

这样的写作从年下半年开始至今从未间断,每月最少一至两篇的发表任务使我必须全力以赴,无论繁忙的硕士论文期间、博士论文期间,为了补贴家用开设考研辅导班期间,到大学任教期间,担任中文系系主任期间,即使忙成了狗,即使嗓子发炎到说不出话的地步也从未停止过。当后半夜家人睡去,我拧亮床头昏黄的灯光,打开电脑驰骋于科幻给与我的无尽的自由当中,我感到,并不是我创作了它,而是它拯救了我。

后来,对于科幻小说的热爱使我下决心辞去了中文系主任的职务,全心全意将所有业余时间用于创作。也许老天眷顾我笨拙的勤谨,作品逐渐得到社会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sanghuae.com/fshxgpw/11465.html